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

制約-思考Facebook的背後

Facebook是Web 2.0的代表作,也是目前非常成功的典範。

曾幾何時,我們習慣了天天上線,登入Facebook,

看看朋友在幹嘛,然後接收一堆有的沒的邀請,挑幾個回送,

接著做做測驗、推推文、登入遊戲、趕快收作物、除草殺蟲、照顧餐廳、撿寶石…

好忙好忙,彷彿那就是汲汲營營的人生…。

直到時間完全被它掌控住,天天準時上來收成,賺了一筆錢,然後繼續播種,

用心計較哪個種子最賺、細心計算幾點可以再收成。

或者每天上來跟別的寵物抱抱、跑步賺錢、釣魚、買家俱、佈置新家。

等到所有程式都做過一次,已經花掉不少時間。

此時,不禁要問:『到底是人在玩遊戲,還是遊戲在玩人???』

人是習慣養成的動物,心是電網的產物。

這就是游伯龍老師所談的習慣領域,也是巴夫洛夫的制約現象,

因為,我們太容易從中得到滿足,

朋友互動的友情感、賺錢升級的成就感、照顧寵物的愛護感、以及,被人注視的存在感。

這些位於Maslow Need-hierarch 第三、四、五層的需求,能夠快速的得到滿足,

不知不覺中,我們就被制約了。

這個邁向Web 3.0的風潮,當Web 2.0的漸漸浮出之際,

我們更應用"心"來制約自己,莫淪為科技產物。

科技是來自於人性,需要由人來給予定義,創造價值;

人不該變成科技的奴隸,淪落到必須由它來給予情感上的定義,創造心靈上的價值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